您的位置: 首页 > 客户服务 > 投资者教育 > 投资者保护教育 > 正文

以“创投”、“产业基金”为饵,设下非法集资骗局

来源:上海证监局 时间:2013-05-14

    一、创投开路受青睐
    自创投企业受热捧的2006年起,黄浩等人先后成立的汇乐投资、汇仁投资、汇义投资和汇乐宏宇(以下将汇乐投资等关联公司统称为“汇乐集团”)等公司,均对外宣称为创投企业,但其实际投资范围却与“创业投资”毫无关系。通过贩卖零风险、高收益的“独特”投资理念,创设上线发展下线和层层持股的“滚雪球”经营模式,汇乐集团吸引社会公众投资囊括医疗器械、网络游戏、房地产、典当、农林等众多领域的10余家公司,在大部分公司亏损或停产后,仍通过借新还旧或挪用本金等方式向投资者兑现每年10%的分红以及超额回购(原投资额的108%-110%)的承诺,以虚构公司业绩良好、实力雄厚的假象,为后续融资营造声势,打好广告。
    二、基金推出迷人眼
    在产业基金概念炒得如火如荼之际,黄浩等人对其吸引资金的方式进行了“升级”。2008年7月-11月,汇乐集团先后成立了上海德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津德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德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又以产业基金名义开始了新一轮融资,由天津德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基金管理人,鼓动投资者以合伙人身份加入上海德浩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以获得预期每月0.9%的收益。实际上,所吸收的资金并未进行产业性投资,而悉数被挪用于炒股。
    三、投资乱象无人问
    虽“贵”为集团企业,但汇乐集团的经营和管理却是一团乱象,比如汇乐集团频繁使用个人账户收款;投资者虽名为股东、合伙人,其姓名却未出现在工商登记资料中。为规避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规定,汇乐集团采取了其他股东代持方式进行工商登记。汇乐集团花巨资购买的医疗器械公司购买前即处于亏损状态,购买的300亩工业用地也始终未予开发,投资成效无人问津,为投资者虚构的投资蓝图仅是一种吸收资金的营销手段。员工提成、公司开支、炒股损失和个人消费等挥霍了公司巨额资金。短短3年内,从近800名投资者手中吸收的1.9亿元资金所剩无几。
    四、高收益前细思量
    根据线索,上海证监局依法对该起以创投、基金为名行非法发行证券、集资诈骗的案件进行了查处并移送公安机关。目前,主犯被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判处无期徒刑,没收财产1000万元,其他同案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分别并处罚金10万元和30万元。在此,监管部门提醒广大投资者,在高额收益面前,投资者如能保持一份冷静,事先对《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详加了解,对公司的经营范围、股东身份进行简单地核实,对所谓的高科技公司进行必要考察,尤其对此种所称可以简单获利的项目保持应有的审慎和警惕,就不会出现类似本案事与愿违的不利后果。
上一篇:注重长期投资与价值投资 下一篇:非法集资不受法律保护 教您认清4大常见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