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东海资讯 > 财经要闻 > 正文

央行流动性调控新动向:7天期逆回购成主打工具

来源:中国证券报 时间:2017-05-18

继5月16日开展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和4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后,17日,央行再度进行1100亿元7天期和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由此,央行已经连续两天在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投放,规模达1800亿元。从央行的操作手法看,7天期逆回购已经成为近期流动性调控的主打工具。

  “在期限品种搭配上,为完善价格型调控和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操作将以7天期为主,当出现临时性、季节性因素扰动时也会择机开展其它期限品种的逆回购操作。”央行近日表示,MLF操作将以1年期为主,必要时辅助其它期限品种,以更好地满足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

  5月15日,央行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较高水平”,故当日未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而“为对冲税期和公开市场到期等因素影响”,央行16日开展逆回购。公开市场到期资金指的是在16日到期的1795亿元MLF。由于16日公开市场仅有200亿元资金到期,因此当日实现资金净投放1700亿元,为4个月以来最大资金净投放。17日再度实现资金净投放100亿元。

  上周五,央行开展了4590亿元MLF操作,包括6个月期和1年期,其中1年期高达3925亿元。本月共有4095亿元MLF到期,故截至目前MLF为资金净投放格局。值得注意的是,MLF已经连续10个月实现净投放,为迄今最长的投放期。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预计,美联储在6月份会再次加息,届时外部风险会重新上升,同时叠加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中国经济在下半年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防风险, 去杠杆”应该协调和有序推进, 兼顾“稳增长”和“控风险”之间的平衡。

  【延伸阅读】

  债市杠杆显著下降 货币利率仍趋平稳

  强监管显然已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金融机构的杠杆已大为下降;机构杠杆的下降,使得货币市场的短期拆借利率保持了相对平稳态势。货币利率的平稳,实际上是金融机构杠杆下降的结果,体现在同业拆借规模上,当前的市场成交规模已进入下降模式。

  市场杠杆水平显著下降

  据央行最新公布的同业市场拆借数据,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56.53万亿元,日均成交2.9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下降1.7%。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2.3%,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3.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7.9%。同业市场日均交易规模持续下降,表明了市场交易杠杆的不断下降。

  按照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和7天质押式回购的合计成交规模,占同期债券托管量的比重衡量,债券市场的交易杠杆自2015年2季度起进入高杠杆期,债市投资杠杆持续位于1.4-1.9区间,区间平均杠杆为1.53;2016年4季度后,市场高投资杠杆开始降解,4月份市场投资杠杆已降到1.0.

  投资杠杆下降,表明市场对短期资金的融资需求下降。这使得债市资产端收益率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货币市场上的利率却保持了稳中趋降的态势。据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65%,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3个和0.5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8%,比上月低0.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69个百分点。

  货币利率仍趋平稳

  在中国整体资产泡沫、全社会杠杆水平仍居高位的情况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要求货币政策必须稳健。尽管中国仍将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为经济运行创造平稳流动性环境考虑,即使货币偏紧,货币增长下降速率也不能太快。为维持适度的货币增长,中国央行将努力保持适度的基础货币投放和信贷增长。

  笔者认为,央行“去杠杆”和监管部门的“去杠杆”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指的是宏观杠杆,后者指的是微观杠杆。去宏观杠杆就要去资产泡沫,去资产泡沫就要控制信贷增长。在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下,信贷增长就是信用创造过程。通常来说,经济繁荣时期货币增速会持续位于信贷增速上方,经济低迷时期货币增速会持续位于信贷增速下方,原因是经济活跃时期经济行为对流动货币的乘数作用会更大些。信贷增长的平稳偏弱格局,也就决定了未来货币增长的偏低平稳格局。

  笔者坚持的流动性格局看法仍是:出于经济“托底”和避免金融市场大波动的目的,中国的信贷和货币增长将以“平稳”为主,货币环境的整体格局是“稳中趋紧”。对于货币增速,我们认为,2017年M2在10-12间将是政策合意水平,低于10的货币增速将难使中国经济在转型阶段保持平稳。因此,未来央行并不会有加码的收紧措施,货币增长的偏弱格局是最符合央行看到的情景。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债券通将启动:“北向通”先行 没有投资额度限制 下一篇:监管层对通道业务作最新表态 资管“去通道”序曲拉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