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东海资讯 > 财经要闻 > 正文

MOM指引落地 解决“去嵌套”难题 中长期资金入市再添重要渠道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9-12-10

     资管新规后时代,规范监管的趋势下对资产配置产品形态有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背景下,监管层试图引入在海外运作已经较为成熟的MOM产品,MOM产品即管理人中管理人(manager of managers,简称“MOM”) 产品在境外属于一类成熟的资产管理产品,具有“多元资产、 多元风格”的特征,既能体现母管理人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 又可以发挥不同子管理人的特定资产管理能力。

 

  2019年2月22日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历时近9个月后,2019年12月6日证监会终于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管理人中管理人(MOM)产品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指引》共28条,对MOM产品定义、运作模式、参与主体主要职责及资质要求、投资运作、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范。

 

  《指引》的发布是国内第一次公布关于MOM产品的操作指引,在证监会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改革的大背景下,MOM指引的推出以及未来MOM产品的涌现都被市场认为是落实深改12条中“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后资管新规时代

 

  事实上,相较于征求意见稿,证监会正式发布的指引在核心内容方面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对部分条款进行了细化与明确。

 

  最大的变化在于投资顾问的相关章节,在征求意见稿中所称的子管理人在《指引》中变成了投资顾问,这一点也能体现监管层对MOM产品的定位。

 

  “总体而言和征求意见稿最大的区别是进一步弱化子管理人的角色,名称上子管理人改为投资顾问,同时要求投资决策和下单都是由母管理人负责。子管理人改为投资顾问后,定位非常清晰完全和此前的资管新规细则衔接上。”金融监管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许继璋认为。

 

  另外,《指引》的正式版中还特别强调了对资金来源的溯源及核查,这也是防止MOM产品未来重蹈此前一些产品运作的覆辙。

 

  金融监管研究院则认为,《指引》新增并明确了管理人应当加强非公开募集MOM产品投资者资金来源的核查,严禁利用MOM产品违规开展配资、通道等业务,此举有效解决之前伞形信托账户的穿透问题,利于考察投资顾问业绩水平,引进增量资金,达到组合最优化,绝不允许伞形信托存在。

 

  而记者和行业人士交流后了解到,MOM指引的正式发布对行业来讲核心还是应对资管新规下对于去嵌套安排的适应。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禁止资管产品多层嵌套,允许资管产品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但所投资的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产品。


上一篇:发改委年内批复基建项目规模超1.3万亿元 稳投资政策体现“有保有控”原则 下一篇:上交所发布 “2019版” 上市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南 做市商严重违...